削皮的蘋果為什么會變色
玉屏縣印山民族小學五(6)班 張乘瑋 指導老師:陳紅
今天,我到姑媽家,姑媽給我和哥哥削了兩個蘋果,我三下五除二就把這個蘋果給解決了。而哥哥卻對蘋果無動于衷,專心致志地在臥室做作業(yè)。過了一會兒,我驚訝的發(fā)現哥哥的那個蘋果顏色好像變成了灰褐色,我百思不得其解。
于是,我打開了電腦,查起了原因。原來:當蘋果去皮后,植物細胞中的酚類物質便在酚酶的作用下與空氣中氧化合,產生大量的醌類物質,新的醌類物質能使植物細胞迅速的變成褐色,這種變化被稱為食物的酶促褐變。蘋果肉里還有一種叫鞣酸的有機物。用小刀削皮時,小刀接觸蘋果,蘋果里的鞣酸和刀刃的鐵質發(fā)生化學反應,生成一種黑色的鞣酸鐵覆蓋在蘋果表面。所以蘋果去皮后放一會兒會變色。
變色的蘋果不影響食用,少量的鞣酸鐵對人體的健康沒有損害。只是果肉里的鞣酸鐵很難溶于水,如果沾染在毛巾或手帕上就很難洗去,所以吃過后,最好不要用毛巾或手帕來擦拭。
切開的蘋果很快就會顏色暗淡,影響美觀,有什么妙招可以改變嗎?看到這里,我急忙開始做起了第一個實驗——蘋果涂上檸檬水。我先準備一個完好無損的蘋果和一杯檸檬水;接著把蘋果切成兩半,一半涂上檸檬水,另一半不涂檸檬水,等待10分鐘。10分鐘后,我一看:涂檸檬水的一半蘋果稍有發(fā)黃的跡象;而另一半蘋果卻像生銹一樣,黃黃的。最后我得出結論:檸檬水能使蘋果和氧氣隔絕。
“蘋果涂上鹽水又會怎樣?”帶著這個問題我又開始做起了實驗:我拿起一個碗,盛滿鹽水;接著把蘋果切成兩半,一半涂上鹽水,另一半不涂鹽水,等待10分鐘。10分鐘后,涂上鹽水的蘋果肉依然白白嫩嫩的,而沒涂上鹽水的蘋果肉已經有幾處開始發(fā)黃了。實驗證明,鹽水里氧氣含量較少,把蘋果肉放在鹽水里不容易被氧化。
不僅蘋果、梨以及有些蔬菜如土豆、茄子等也有這種情況。這種酶變影響了食物的外觀,使得外層的營養(yǎng)成分有所降低,但尚可食用。所以我們吃這類水果、蔬菜時最好及時,就如吃蘋果時盡量一口氣吃完。
生活中處處有科學,小小的蘋果中也有不少學問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