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
作者:印山民族小學五(3)班 張旭陽
當人類跨入21世紀,隨著經濟的發(fā)展,人類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多,而科學、合理利用能源顯得尤為重要,“節(jié)約能源”成為當今全球最高的呼聲。為了培養(yǎng)我們從小樹立節(jié)約資源,我校精心挑選了20名同學跟隨老師一起去電站參加了電力社會實踐活動,我幸運的成為了其中的一員。
一想到要去參加社會實踐我就興奮,早早的起了床,麻利地穿上衣服,飛奔到學校。一看7:10分,時間還早,不一會兒,同學們也陸續(xù)來了,我們在一起翹首等待領隊的老師,7:50分老師終于來了,我們就向目的地進發(fā)。
一路上我們像一只只快活的小鳥,一會兒嘰嘰喳喳,一會兒高聲鳴唱。沒過多久,最有意思的事情發(fā)生了??看暗囊粋€同學有點暈車,就把車窗打開,誰知,立馬就闖進來一位“不速之客”(一只可愛的小鳥)。它左啄啄,右啄啄,弄得一些女同學驚聲尖叫,有幾個膽大的男同學想去捉,可又奈何不了它。最后,還是大家合力把它“請”走了。
請走了這位“不速之客”后,我們也到了第一個目的地霍家灘水電站了。
在電站工作人員的帶領下,我們首先參觀的是發(fā)電機房。來到發(fā)電機房我已經被這些“龐然大物”驚呆了,經過工作人員的介紹,我們才知道這些“龐然大物”就是發(fā)電機。我開始仔細打量起這些“龐然大物”來,它們一個個比我家的客廳還大。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地下室,這下我們才看到了發(fā)電機的真面目,原來這里還有更大的發(fā)電機呀!“這些高大笨重的家伙是如何把水能轉化為電能的呢?”我心中產生了最大的疑問。通過工人叔叔的介紹,我們知道了原來發(fā)電站都是利用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渦輪的內能,渦輪的內能由發(fā)電機轉化為電能。看來這些發(fā)電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。
雖然在霍家灘水電站學到了許多知識,但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更多的疑問,如“電是怎樣儲存起來的?”、“電又是如何輸送到千家萬戶的?”等等。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到了第二個目的地-----紫氣山變電站。
來到變電站門口,我們被這如蜘蛛網般的電網吸引住了。當我們想走近看時,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要去工作室領安全帽,戴上安全帽才可以進入變電站。我們走進變電站,近看才知道,原來電線也是直的。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,我們知道了電是從發(fā)電站發(fā)出,被輸送到變電站進行升壓,然后才輸送到更遠的地方,最后到達千家萬戶和工廠。參觀完變電站,我們開展了激烈的電力知識搶答賽。有了在發(fā)電站和變電站電力叔叔阿姨對電力知識的詳細介紹,同學們都對答如流,還得到叔叔阿姨和老師的表揚呢!
這次的社會實踐真是讓我大開眼界、耳目一新,同時也讓我知道了自己知識的欠缺,我以后一定要學習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,將知識化為力量,更好的服務于社會。